通信基站防雷措施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2019-04-03 来自: 西安曙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825
随着现在通讯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平时看到很多地方都有高高的通信塔,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是从哪些方面来防雷么?
1、通过电源线引入雷电的防护:
在各种传输线路中,电源线是分布广的,也就意味着受雷电感应的机会多,易引入感应雷。根据气象资料对雷电波的频谱分析,雷电波的绝大部分能量集中在40kHz以下,其中谐波分量就在工频附近,因此雷电波极易与电源线耦合,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由电源系统耦合引入的感应雷击造成设备的损坏占雷击灾害损失概率的70%以上。因此对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是整个防雷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根据IEC1312防雷及过电压规范中有关防雷分区的划分,针对重要系统的防雷应分区加以考虑。只做单级防雷可能会带来因雷电流过大而导致的泄流后残压过大破坏设备或者保护能力不足引起的设备损坏。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及防雷原理,结合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本方案对电源系统实行多级防护,从交流电力线路开始,根据基站主要电源配套设备的耐冲击能力和防雷器残压要求,采用分级协调,逐级降压的防护原则,使过电压降到对设备无害的值。具体措施如下:
基站采取10kV高压市电引入,通过专用降压变压器供电时,在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的三相线路处分别加装氧化锌高、低压避雷器。做为供电线路的A级过电压防护(此处大都由供电公司在建站时做)。当220/380V低压供电线路直接引入基站时,在基站总配电箱进线处安装通流容量为100KA型号为KSJ-380BJ/100三相交流电源防雷箱做为供电线路的B级防护。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加装通流容量为20KA型号为KSJ-F(S)/2DC10/48直流电源防雷模块做为供电线路的C级防护。注意两级防雷器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如果距离较近可运用退耦器来实现两级的能量分配,以确保两级防雷器能正常响应。另在防雷模块前需串联适当电流容量的保险丝或空开,进行后续保护,以防止防雷模块因大电流击穿时(防雷模块来不及发热脱扣)对地短路,造成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2、通过天馈线、微波等信号线引入雷电的防护:
天馈、微波线从铁塔上引入机房,当避雷针遭受雷击时,避雷针的引下线上有强大的雷电流通过,极易在天馈线上感应雷电过电压,该过电压将沿天馈线转输到GSM(CDMA)设备,从而损坏收发设备、传输设备等。因此在此天馈线与收发设备接口处需安装通流容量为10kA型号为KSJ-T3000天馈线路防雷器加以防护(此处大都在建站时已经做到)。
3、通过电缆、光缆金属加强芯引入雷电的防护:
实践证明,进入基站的PCM电缆如果未加装保安单元致使PCM接口、PCM逻辑盘、话路板以及2Mb接口被雷击坏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雷害事故的发生,在进入基站的PCM电缆芯线应加装保安单元,空线对应就近接地,出入基站的电缆应将金属铠装外护层做接地处理。